小爱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页(第1页)

孟浩然的诗好,好在&ldo;语淡而味终不薄&rdo;。他淡泊高远的诗风,恐怕是连李白也为之倾倒沉醉的。同是写秋江的诗,李白写《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孟浩然也写《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明显可以看出李白的诗学到了孟浩然的神髓。但是如果认真品味,还是会发现孟浩然的句子更高妙些。最后结句&ldo;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rdo;,比&ldo;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rdo;更清远恬淡。或许李白在学诗时很受过孟浩然的影响吧,日后见到这位老前辈又被他的人品风仪折服,才有如此谦逊的表示。在意态高远这一脉上,我觉得孟浩然更与李白共通,至于他与王维之间,则是空灵恬淡的意思更接近一些而已。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二)昨天夜里突然想起两句诗:&ldo;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rdo;这两句诗的作者湮没不彰,只知道是云南一种烟‐‐&ldo;茶花&rdo;的烟盒上的。很多人因为这两句话,而迷恋上这种烟。我在想,也许李白初见孟浩然时就有这样亲切的触动吧。唐史载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李白仰慕他,恐怕也有二人同有侠风的因素。孟浩然亦爱酒,性疏豪。他一生经历简单,诗语冲淡,性格却很丰富。遇上这样一位素所仰慕而又意气相投的前辈,难怪一向狂放的李白才会收拾起不羁的狂傲,一再表示敬意。人以群分,其实就是这样浅显的道理。有些人一辈子相处也只是个温暖的陌路人,彼此点头问好,互相关照几句,此外,难有其他;有些人与人的相识,亦可以是花开花落般淡漠平然,彼此长久的没有交集,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待到遥遥一见时却已是三生石上旧相识,以前种种只为今日铺垫。相悦相知,却没有清晰完整的理由。我因此可以理解李白为什么在黄鹤楼送孟浩然时表现得依依不舍。而对杜甫,李白就没有那样激动眷恋的亲切表示。虽然小杜对他倒是念念不忘。我觉得这和杜甫酒量小有直接关系,李白倒不是薄情,只是有时候不是个正常人,不喝酒他要死的。想起那首著名的诗:&ldo;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rdo;黄鹤楼前长江岸,孟浩然登船走了,李白还依依不舍地看着远帆,怅然若失。大概也只有&ldo;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rdo;式的一见如故,才能让一向洒脱的仙人失了常态吧。说起来,孟浩然是个有人缘而无官缘的人,一生隐逸,倒是七分本性、三分天意的事。他四十六岁游京师时,适逢中秋佳节,长安诸学者邀他赋诗作会。他以妙句&ldo;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rdo;令在座众人拍手称绝,纷纷搁笔不敢再写。与这样的辉煌、镇定自若相比,《新唐书&iddot;孟浩然传》中记载的他,就有点战战兢兢,举止失仪了。他曾经到王维的官署做客。恰好唐皇李隆基驾到,这位&ldo;孟夫子&rdo;生平第一次钻到c黄底下,正好被皇帝看到。皇上对他印象还不错,没有责怪他失仪之罪,命他出来献诗,等于直接给了他一个面试机会。结果孟浩然就上了《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这诗写的自然是好,可是献的也真不是时候。开口就是&ldo;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rdo;,这也就罢了,四十多岁人了,偶尔发点小牢骚,皇上也可以理解;可是紧接着两句:&ldo;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rdo;这不明摆着排揎皇上的不是吗?孟浩然也算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李隆基听了果然大为不悦,说:&ldo;先生你根本就没来求仕,我也从来没有抛弃过先生,先生你干吗要诬蔑我呢?&rdo;说完拂袖而去。当时不要说孟浩然魂飞天外,连王维也吓得半死。说来又要忍不住夸我们可爱的大唐。这事要是搁清朝文字狱那会儿,孟浩然十个脑袋也砍没了,还能安然地出京师,回襄阳归隐田园,&ldo;还掩故园扉&rdo;吗?可能直接株连九族了,砍得坟头上糙都不剩一根。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