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家都听说过咱们建国以后,全盘接受苏联模式,然而,苏联当时是模式,估计大家都不清楚吧。”
确实不清楚,大家都在摇头。
“其他方面,咱们不涉及啊,仅限于教育领域。在苏联,社会学已于3o年代被作为资产阶级学科撤销,人类学仅保存了体质人类学部分,本质上也没有人类学了,因为人类体质就属于生物学领域。至于文化人类学则与社会学同时被撤销。建国以后,咱们国内的社会学和人类学也是同等命运,直接被撤销,体质人类学则存在于科学院的古生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完全脱离了社会科学领域。嗯,就是咱们考古界的大牛裴文中以及贾兰坡两位先生所在的古脊所的前身。”
“至于民族学,则以苏联的学科分类为样本,作为历史学的一部分得以保留。结果,也没保存几年,52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所有的民族学系都被撤销,民族学的教师队伍被压缩,民族学专业也不再招收本科学生,这也是为什么梁先生他们会被并入历史系的原因,当然,这也不是最惨的。”
“啥?还有最惨的?”
苏亦的话,把大家都整不会了。
苏亦点头,“因为民国时期,学科边界比较模糊,因此,在院系调整时部分社会学家没有被改行派到其他领域。如,原清华社会学系主任潘光旦、原燕大社会学系主任吴文藻、原清华人类学系主任吴泽霖、原中大人类学系主任杨成志,在其所在系被撤销后,都被调到了中央民院研究部从事民族学的研究工作。”
“上面提及的几位先生是权威,并不局限于他们,基本上全国各大高校,跟人类学、社会学相关的学者,都抽调到中央民院的研究部。于是,这里就成了民族学、社会学最后的大本营,大牛一大堆,除了上面提及的几位,还有费孝通、林耀华两位先生,剩余的人,估计你们没听说过,我就不说了。”
说到这,众人不解,“苏亦,这也不算最惨的吧。”
苏亦点头,“确实不算最惨,你们慢慢听吧。”
他接着说,“其实,按照原来美英的划分法是将人类学分为四分支: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改为苏联模式就是将人类学撤销,将其余三分支分别作为独立的学科设立。苏联的民族学一般都设于历史系,于是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中,民族学也被划归为历史学之下的一个分支。经过改造以后,咱们国内的民族学,也就成为苏维埃学派的民族学了。”
“说到这里,你们应该知道,为什么梁先生会研究考古学了吧?”
众人恍然。
吴宗麟感慨,“敢情都是属于业务范围啊。”
苏亦笑,“不管是以前的人类学,还是现在的历史系学,都包含考古学,不过中大的考古学跟北大的考古学,却是两个方向,我是从历史学进入考古学的,梁先生是从人类学进入考古学的,你们都是中大的学生,未来从事考古学研究,应该要从人类学或者说是从民族学方面入手,这也是为什么梁先生会研究民族考古的原因,我不具备这样的学术背景,研究民族考古就是皮毛。”
大家点了点头,部分同意。
议论过后,周雅琴说,“苏亦,你是不是又跑题了,还没告诉我们,民族学为啥取消呢。”
“别急嘛!”
苏亦笑道,“苏维埃民族学强调为苏联的国家建设和苏共的民族政策服务,因此,受苏维埃民族学的影响,中国民族学的研究的重心也大同小异。其中,有几个方面的选题特别受其影响,这就是‘原始社会史研究’、‘经济文化类型研究’和‘民族定义与识别的研究’。原始社会史被认为是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一个基础而受到重视。林耀华根据教育部委托编写了《原始社会史课程教学大纲》,杨堃编写了《原始社会史和民族志》讲义。大纲和讲义都备受苏联柯斯文等人《原始文化史纲》等着作的影响,只是其所引用的案例则多为中国的材料。我之前在北大,就曾经看过林耀华先生当年在北大开设相关课程的油印版讲义,基本上就是那个年代的学术成果了。”
“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当年费孝通、林耀华两位先生的合着的文章《当前民族工作提给民族学的几个任务》看,里面涉及到具体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
“我主要想讲的是,这一段时间,咱们国内的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方面取得的成就,已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维埃学派理论的中国民族学界,遂全面转向边疆和少数民族研究。这也为什么,之前梁先生他们去都开会,会被其他专家呼吁继续研究民族问题而不要重提‘民族学’,因为,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咱们国内是不允许搞资本阶级民族学的。”
“自195o年起,政府启动民族识别工作,大规模的调查从1953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964年,至1979年也就是今年还没有完全结束。经过十几年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全国各地申报的4oo多个民族成分被归纳识别为56个民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科学地辨别清楚国内的民族成分。”
“我的天啊,原来我们国家56个民族,是这么来的啊?”
苏亦点头,“是的,以前咱们中大还有疍家民族问题研究,后来它划入汉族以后,这个方面的研究就结束了,很多民族问题也是一样,56个民族的划分就是根据苏维埃民族学的方法方式来划分的,这个方面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但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建国初期的十多年,确实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
“咱们还是说回研究生的事情吧,这方面越说越远了。”
苏亦笑,“1956年,民族学院研究部分出部分人员组建中央民院历史系,其中设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民族学专业,并招收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部本身则继续从事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57年,开始筹建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民族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的基本队伍,即调中央民院研究部成员组成。这个方面,我就不展开了。大致让你们了解一下,学民族学可以考哪里研究生。”
“重点还是1957年以后,你们想了解这部分变化可以看梁钊韬先生的文章《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有了比较具体的论述。”
“此外,从五十年代末开始,国际环境迅变化,同一阵营的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包括民族学界的交流全部停止,这样一来,民族学研究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波及,原本全面学习的榜样也就不存在了,甚至连从事这一模式研究的民族学学者也受到影响。此时,中国的民族学实际上已无处安身。”
苏亦点头,“当时有人提出,根本不存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民族研究完全取代了民族学。中央民院历史系原有民族学教研室,在当时是中国高校中唯一用民族学命名的教学机构,后来也改成民族志教研室。当时,直接用民族问题研究来替代替民族学研究。从这一点来说,作为一个学科——民族学在国内已经名存实亡。”
众人恍然。
对于苏亦这个说法,沈明四人也不算一无所知。
国内的社科不受重视,由来已久。
这也是他们当初报考大学的时候,会优选选择文史哲的原因。
但这么系统的解剖顺理一个学科在国内教育史上的变化,还是第一次。
白槿感慨,“民族学还是真是命途多舛,就这样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一步步坠入深渊了。”
“是不是深渊不好说,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之中,国内已经没有民族学的身影了,学术研究也不会主动去提及‘民族学’这个词汇,这是大家的一种共识。从这一点来说,你们就知道去年冬,梁先生带着杨鹤书、陈启年两位老师去都拜访各位专家,给《中国民族学概论》的编写开多场研讨会,为什么会遭到那么多老专家的反对了,这就是老一辈学者在对待民族学研究认知上存在的偏差。”
“这么说起来,梁先生就是孤胆英雄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推动这事?”
周雅琴望着苏亦,小声问道。
她突然降低的声音,让苏亦觉得好笑,“没有那么恐怖,梁先生又不是傻子,现在都已经是1979年了,基本国策早就确定了,都已经开始对外开放了,也开始恢复跟西方的交流了,那么学术自由也肯定逐渐开放。梁先生也是一种试探。”
“试探?”白槿眼前一亮。
这姑娘似乎嗅到某种阴谋的问道。
苏亦笑,“我猜测的哈,你们说,为啥梁先生是从民族学开始,而不是从人类学开始?原本人类学的名头太大,民族学好歹有民族研究作为托底,此外,你们不要只看到有专家反对,其实,支持恢复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界泰斗,大有人在,具体是谁,我就先不说了。”
“都有谁啊?”
别名他所愿逢曦时一场大火,险些毁了慕浅曦珍视的一切,最无助的时候,他在她身后,清冷道,跟着我,我帮你虐他。十五年前偶然遇见的小哭包,十五年后摇身一变成了专宠她一人的冷酷腹黑总裁,世人只羡慕他倾尽温柔只眷宠她一人,却不知年少相识,她是他暗淡生命中唯一的光。时陌凛此生所愿,便是做她的光芒,护她一生,爱她一世,我对夫人蓄谋已久...
他是身价过亿的豪门总裁,他也是外八行中的盗门魁,他呼风唤雨独霸一方。他不爱美人独爱盗墓,却不料,盗墓挖出来一个24k粉嫩小姨子。姐夫,我要代替姐姐爱你!他退却几步吞了口唾沫臣妾做不到啊,我们骨子里流淌着的是同一个老祖宗的血脉!且看满清最后一个格格如何嬉耍魁姐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女强重生现言惊悚盗墓爽文!!!小说关键词欢喜小冤家盗墓大小姐无弹窗欢喜小冤家盗墓大小姐txt全集下载欢喜小冤家盗墓大小姐最新章节阅读...
简介关于oh!原来我一直是大佬的白月光前世,林轻言被挖心惨死,才知她一直视为死敌的顾瑾珩竟爱她至深。疯批如他,不止为她复了仇。还在与她的尸体结婚后,陪她共赴黄泉。重生归来,她主动靠近他撩拨他挑逗他,企图让他再次爱上她。谁曾想下一秒,男人便腥红着双眸,偏执地把她按在墙角亲,言言,撩人是要付出代价的。唔,坏蛋说好的还不爱她呢,都是假的!本以为追夫路漫漫,没曾想撩人不成反被撩。言言,既然你自己送上门来,这一世,我便不会再放你离开。...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简介关于余总,妖孽小少爷要拐跑你老婆!沪城权贵余谨寒,向来不近女色,却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四岁儿子。没人知道孩子的生母是谁。某天,小少爷忽然拉着一个漂亮女人的手,给余谨寒介绍夏老师,这是家父,长得没我帅,脾气不太好,如果你讨厌他的话,以后咱俩结婚不和他住一起!夏诗瑶余谨寒后来,那冷冽霸道目中无人的余总挑明和自己儿子宣战,夏老师是我的,你不准和我抢。...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娱乐全职业满级,杨老板求蹭饭林若云穿越平行世界,在学习系统的帮助下,勤学苦练十年之久。各项能力都达到顶级。十年之期一到。系统正式解绑。恰巧,杨老板,热吧以年夜饭直播综艺嘉宾的身份,来到家中蹭饭。借着机会与奶奶的助攻。林若云的种种顶级能力得以展示。一副蜀道难字画,成就书画宗师。一部三体小说,让他登临创作巅峰。一部三生三世剧本,让他和杨老板达成合作,开创影视渠道。一个青花瓷词曲,让他在音乐圈,荣获曲爹称谓。就这样,背靠一个世界的林若云,一步步登临文娱巅峰,睥睨天下。(主角不演戏,不唱歌,只当大佬)飞卢小说网提醒您本小说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