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江啊,把你的军帽摘下来送给他。回头让老叶再给你弄一顶新的戴。”
“是,首长。”
那位士兵说完,又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摘下军帽,双手送给了马文斌。
马文斌恭敬地双手接过来,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戴在了头上。
也学着士兵的样子,给吴姓首长行了一个军礼,口里说道:
“谢谢首长。”
“哈哈哈哈,你这个小同志身上还蛮有军人血性的。
军礼行的倒是有模有样,不过这军帽嘛,可没戴出来咱军人的气质。
小江,你教教他。”
那个叫小江的从马文斌头上摘下军帽,说道:
“真的军帽是有的确良面料所制成的,颜色碧绿,帽檐尖挺。
因此戴起来颇有讲究,要把帽子上面的接缝处尽量撑起来。
你看,就像我这样。”
说完,耐心地为马文斌演示了一遍怎么捏,才能棱角分明。
随后,又把军帽还给了他。
马文斌接过军帽,学着他的样子鼓捣好半天,却怎么都不是那个形状。
小李见状,和管事的要来一张报纸。
折了折,垫在了帽子里边,二次递给了马文斌。
马文斌接过来一看,果然棱是棱,角是角。戴起来也显得威武了不少。
于是,谢过几位老首长。
把军用背包斜挎在肩上,把军帽上的红五星摘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到口袋里。
之后把军帽戴在头上,喜滋滋地走了出去。
路上不断有人投来羡慕的目光,瞅得马文斌立马拔直了身板,昂首挺胸。
仿佛他自己就是一个真的士兵一样。
脑海里想着若是李梅看到他这个样子,会不会发出一声尖叫。
马文斌无意之间卖掉了野菜,又得了一大笔钱,心里那叫一个美。
便想去给李梅买些东西。至于买什么,去哪买,马文斌想了许久。
猛然间,他想到曾在作家马秋芬的《老沈阳》一书中读到过一段这样的描述:
“说来也许有人不信,当年的一栋小楼,
远比如今落成一座五星级摩天大厦还具影响力,竟轰动了半个沈阳城。
人们一惊一乍地议论:‘吉顺丝房起大楼啦!’在远在近,都断不了要亲自前往一睹姿容。
谁要连二层楼的吉顺丝房都没去过,那算你没见识,枉做一回城里人。”
说起这段子中提到的“吉顺丝房”,就是后来的中街二百。
这里还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呢。
话说顺治元年(1644)年,一对叫单文利、单文兴的山东黄县兄弟来到盛京。
从没人做的针头线脑干起,最后在当时的四平街(后来叫中街)上开了第一家丝坊,叫“天合利”
“天合利”不但经营绫罗绸缎等绣花制品,还附带一些别的丝房没有的布匹和日用小百货。
因此,从那以后,“丝房”二字也就成为“百货商店”的代名词。
1914年,后起之秀的小字辈中有一个叫林芸生的为了和“天合利”争夺市场,
不惜斥资五万多奉洋,在四平街北建起第一座二层大楼,就是吉顺丝房。
这一举动惹怒了“老天合”,公然向吉顺丝房发起了挑战,在四平街南盖起一座三层高的大楼。
吉顺丝房不服气,再斥巨资拆除二层楼,
在原址上拔地而起,盖了一座更宏伟的大楼。就是马文斌今天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