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章 扑蝗路上诗戏毛县令(第1页)

熙宁七年初秋,苏轼游览了杭州灵隐寺后山的高峰塔。

站在高峰塔下远远望去,只见云海茫茫,飞鸟下翔,耳边的钟磬之声忽远忽近,在破败的高峰塔下仅见到一位耳聋的老道人,如今已是贫病交加,口粮不继。反观自己,苏轼心里明明知道自己也许此生不会再来这里了,但真正要离开此地,此刻心里却更加地彷徨。只好让随从给老道留下一匹布,因为据说今年的初冬时节天将早霜。

杭州的营妓已经动身前往苏州去迎讶新来的知州大人,而苏轼作为临时的负责人,也顺手赋了一首《菩萨蛮》寄给了苏州知州,还赋了一首《诉衷情》送别陈襄,同时迎接新知州杨绘。

八月十三,陈襄要离开杭州去往南都(南京别称)了,苏轼与杭州府签判孙奕(字景山)等僚属与陈襄作别于佛日净慈寺,苏轼知道,这次陈述古是真的要走了。

送别陈襄之时,苏轼又用心赋了几首词作,这还不算,又一直将这位志同道合的老上司送到杭州城北的临平县,再赋一首《南乡子》作为留念才算了事。

八月十七,与陈述古两易其任的杨绘杨大人顺利到任。

此际,正值杭州城丹桂飘香的时节,苏轼收到了上天竺寺僧人特意送来的桂花,他不忍独享,郑重地分赠给他的新上司兼老朋友杨元素。那时候,天竺的桂花还是一种稀罕物,只不过今天的杭州已经是遍植桂树,桂花已正式成了杭州的“市花”,每逢金秋时节,金桂、银桂、丹桂相继盛放,满城桂花飘香,今天的杭州老百姓在每一个桂花季,都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到金秋桂香带来的清新与欣喜。

在苏轼倅杭的职业生涯中,离任前还有最后一件公事要办,那就是深入到属地去组织灭蝗。

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上曾经蝗灾迭起,《诗经》中就已提到“去其螟螣(螣即蝗虫),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蝗灾发生后,大量的蝗虫吞食庄稼,使得农作物完全遭到破坏,人们常会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苏轼灭蝗的第一站是临安县,在临安重过海会寺时,苏轼作了清心堂诗,并观看了蔡君谟所书《海会寺记》手迹。此时,蔡君谟已经辞世六年了,而海会寺的明禅师也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了,好在明禅师如今耳不聋眼不花的,把寺院整修的更加壮观了。

苏轼扑蝗至於潜县南二十五里的浮云岭时,在山行疲倦之际,突然怀念起自己在齐州任职的弟弟苏辙,就在这浮云岭上写了两首诗。也许是由于亲情的关系,苏轼在诗中除了给弟弟简单介绍一下此刻对蝗灾的忧心外,还毫无掩饰地写下“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这样的诗句。后来《乌台诗案》爆发,当反对者提到这四句诗时,苏轼自己解释说:“意谓新法青苗、助役等事,烦杂不可办,亦言己才力不能胜任也。”,这也正是苏轼的痛苦所在。总的说来,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本是一种进步,但新法本身并没有解决农民的问题,加上新法执行中的某些偏差,已经给农民们带来了不利。

();()  当时,杭州境内,蝗虫上盖日月,下掩草木,虫声与钱塘江潮声此起彼伏,农民们用草蔓裹捆的蝗虫尸体埋于路边,一堆一堆相连的,竟堆了二百余里。捕杀的蝗虫数量,据官方统计是“近三万斛”。然而,那些无良小吏却向朝廷报告蝗虫并没有构成灾害,甚至说蝗虫还能为民除草!

苏轼因捕蝗至於潜,看到蝗灾已经够让人忧心了,可朝中官员却为了推行所谓的新法,不惜编造谎言以蒙蔽圣上,面对这种情景,只好作此二诗寄给弟弟苏辙,以纾解自己心中的抑郁与沉重之情。

八月二十五,苏轼一行到了新城县(今富阳新登镇)西七十里南新乡的青牛岭,青牛岭原名宝福山,山上有青牛岭和多福寺,此地人迹罕至,白云常覆其顶。

在青牛岭的高绝处,多福寺这座不知名的破败小寺孤零零地隐于山间,好像在静候着苏轼的到来,苏轼到此便给此寺的壁上题了诗,诗尾用洒脱的口气作结,“明朝且复城中去,白云却在题诗处。”,后世的纪晓岚读到此诗赞叹不已,说苏轼的这首诗句句脱洒,虽在咫尺却有万里之势,尤其是结尾的两句结得极为飘渺,中间似有寓托,不同于那些“窃窃冥冥”之语。说白了,纪晓岚先生就是觉得这样的结尾不虚伪、不做作,足够真诚直白之意。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首“不事做作”的小诗,青牛岭上的这座小寺才得以为今天的我们所知晓。

及次日,苏轼已到了新城县,新城县令晁端友在自己地盘上的陈氏园里接待了苏轼一行。其时,晁县令之子晁补之也在场,正是这一次相聚,使得小晁得以在钱塘地界上因谒见了苏轼为世人所知,当时苏轼看了小晁呈上来的文字后,甚为喜欢,看到小晁尚且年幼,就用一种循循善诱的口吻为小晁作下了一首五律。“我来亦何事,徙倚望云巘。不见苦吟人,清樽为谁满。”,这种不恃才放旷的语气,可见在陈氏园中苏轼与晁氏父子的无间亲密、无限欢乐之状,作为时常引经据典的饱学之士,苏轼这首被称为“王孟清音”之作,亦是一种清丽的手法。“我才不及古,叹息襟泪满”,当然了,作为回应,小晁也是挑灯夜战,诚惶诚恐地唱和了两首。

在新城县与晁氏父子相晤之后,苏轼一行一路西北来到了於潜县(今浙江临安市於潜镇),在县令与县尉方君武的陪同下,游览了於潜县西十八里波亭乡境内西菩山的西菩寺明智院,拜访了杭州天竺灵山寺明智大师祖韶两个弟子之一的元净禅师(辩才),夜宿西菩山。因在苏轼西菩寺的诗中有“路转山腰足未移”句,寺前半里许的亭子,还被后人命名为“转山亭”。

当时的於潜知县是毛国华,此人字君实,衢州(今属浙江)江山石门镇人。本来毛县令实属寂寂无名之士,但源于在於潜令上得遇苏轼,其声名借苏诗却重于一时。

毛国华本是皇佑元年进士,与苏轼表兄文同同榜登科,历官州县吏,累迁婺州观察推官。父亲名士廉,北宋初任大理评事,因此毛国华也属于一名“官二代”,其父之高祖即是清漾毛氏八尚书之一的毛延邺,在吴越国官至司徒(礼部尚书),所以子孙亦多在吴越国为官。清漾毛氏祖居,位于今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江南毛氏的发祥地,中华毛姓从周朝开始,“毛遂自荐”的主人公就是毛氏第二十二世后裔,现在河南原阳、山东腾州都有毛氏后人。居住长江以北者,称为“北毛“。后因战乱南渡,迁居江南者,称为“南毛”。

();()  “南毛”中的“清漾毛氏”传到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近代国学大师毛子水、蒋介石的元配夫人毛福梅都是清漾毛氏后裔,另有国民党高级将领毛人凤、毛森的家乡也在这里。还有清漾毛氏第二十七世孙毛恺,字达和,号介川,先后四十余年历官廿四任,其一生廉洁自律,刚正不阿,人称“毛尚书”。据说当年他家人为造一座府堂,因地界问题与邻里发生纠纷,便写信给在京做刑部尚书的毛恺,毛恺回信说:“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此后四百多年来,人们还在被毛尚书的高尚情操所感动着。

为什么苏轼专门提到自己恩公梅圣俞的诗集中有毛国华呢?

原来,大约在天圣年间,梅圣俞任桐城主簿时期,当时毛国华宣城令秩满入京述职俟考,被转授福清知县,期间有诗赠梅,故梅圣俞以诗回赠。毛国华为令於潜时,其实已近年迈。苏轼曾称毛国华为“诗翁、老官”,可知毛国华年长于苏轼多矣。宋人致仕大致在七十岁,考虑到老毛於潜任后还有过婺州观察推官任期,故推测在熙宁七年任职於潜令时,毛老先生大约已六十多岁了。

苏轼在杭州期间,多次赴临安“视察工作”,期间就有於潜县令刁璹、继任毛国华等人的陪同,在一起交往甚频,友情颇深,期间赠诗多首,其中《戏於潜令毛长官二首》、《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等诗当时就在士林中广泛流传,致使毛县令本人声名远播。但毛国华的仕途生涯却异常艰难,除了当时新旧党争频发政治环境恶劣的影响外,估计还有很大一方面亦与老毛的性格有关,不善钻营,性情耿介,勿求于人,故交游不广,所交者亦皆性情中人。

所幸在於潜令上与苏轼、刁璹、晁补之、参廖、辩才等有诗文之交,毛国华能知名于当时和后世,很大程度上与这梅圣俞、苏轼二人有关。梅圣俞可谓是毛国华的早年知己,而苏轼则为毛国华的晚年知交和扬其名者。

“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这是苏轼在於潜县是戏毛县令所做的诗,其中的“鲇鱼缘竹竿”,鲇鱼,鱼纲鲇科,身体表面多黏液,让湿滑的它来攀爬竹竿,自是十分艰难。这里本来是说毛县令性情耿介、仕途惟艰,但出处却来自毛县令的知己梅圣俞的家信中。

殊不知,老梅这位一生以诗知名的宋诗“开山祖师”,仕宦三十多年,“终不得一馆职”。因此说,“鲇鱼缘竹竿”既是毛县令仕途生涯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梅圣俞老先生为官一生的光辉历程,也难怪,性情相投的“物以类聚”才使得二人能够有了这样的交集。

热门小说推荐
猎户家的小娇妻:娘子别跑

猎户家的小娇妻:娘子别跑

简介关于猎户家的小娇妻娘子别跑白芊芊,二十一世纪的大龄剩女,三十六了还单身,一次意外,被雷劈死,穿越到了一个十二岁的女童身上。这女孩是皇室最小公主,上面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这次被人追杀跌入悬崖,被一猎户所救,还答应对方以生相许,么么,好无语,赶紧起来跑路…萧玉寒,十五岁左右,从小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靠自己的努力,拜师学得一身打猎本事,一次出远门打猎,意外救了一女孩,还答应给他做妻子。...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楚玉心里苦啊,人家穿越就是簪缨世族,富贵之家,高床软枕。她穿越到一个被卖到乡下的小姑娘身上,家徒四壁。想法设法的寻找回家之路,却是波折不断此文没有男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北宋之小人物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神眼鉴宝

神眼鉴宝

简介秦昊因父亲高额的医药费,同意以离婚为条件换二十万医药费,结果不但没要到钱,还被二世祖毒打一顿,意外之下激活祖传玉佩,得到透视能力。从此以后,世界多了一个变态的妖孽,寻宝,捡漏,赌石,治病,无所不能,亿万财富唾手可得!有人称之为古玩界宗师,也有人称之为赌王。...

对不起,我是反派

对不起,我是反派

简介关于对不起,我是反派林羽我不是反派啊!人族你开局是卧底,然后变叛徒!妖族你打小就是我们养的卧底,你背叛就算了,还抓了你上司,杀了我们分部的大领导!圣朝你谋杀圣皇,阴谋颠覆圣朝统治!林羽对不起,我是反派...

儒道药圣

儒道药圣

诗可证道,词能斩天。始皇长生万载,伐天镇地。项羽力拔山兮,徒手举山岳。白起为人间杀神,真的杀过神。李白诗剑双绝,得证陆地神仙。万万载之后,一切烟消云散,只留下不灭的意志与只言片语的传说,昔日撼天动地的诗决经书百不存一。至此时,秦风穿越神州,身怀华夏五千年历史,满腹经纶...

穿越后她被迫成为首辅

穿越后她被迫成为首辅

穿越来的第一天,西蜀百万精兵打到了家门口。魏行知只想仰天长叹,这么刺激的吗是退还是守且看她效仿诸葛孔明,一手空城计就叫他西蜀百万精兵退居数百里不敢攻城本以为能做个扮猪吃老虎的纨绔子弟,却没想到,开局就领了个辅政大臣的职位。哈新帝不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